中文
??
???湖北日報訊?(記者張茜、通訊員王磊、張珊妮)昨日,記者從人福醫藥集團獲悉,該集團研究院自主研發的雜環卡賓銅絡合物催化劑項目,被武漢市科技局鑒定為國際領先水平,已申請兩項國家專利。
???人福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許勇博士介紹,該技術主要應用于抗腫瘤制劑生產。目前未使用該種催化劑的抗腫瘤針劑市價為每支1萬元,新技術應用后生產成本可降低40余倍,社會和經濟效益巨大。
????作為國家重大新藥創制承擔單位,截至目前,人福有10個國內領先的一類新藥處于臨床階段,共獲得授權專利70余項,其中國際專利7項,在全省遙遙領先。
????新藥是制藥企業的命脈。然而,新藥研發難,難于上青天。藥企夢寐以求的事情,人福如何做到?該集團董事長王學海說,這得益于人福的制度創新和技術創新雙輪驅動。
????新藥研發上,緊扣市場需求,實行項目管理制。每種新藥成立一個項目組,組長牽頭負責,團隊協作運行。130名來自世界各地的研發人員被分配在幾十個項目組,項目負責人平均年齡29歲,最小的僅23歲,既有從全球一流藥企引進的專家,也有初入職場的應屆畢業生。任人唯能的用人機制為員工提供了良好的成長空間。
????新藥研發從立項到上市需歷經近20個環節、15年左右的時間。為讓研發人員保持旺盛的創新熱情,去年9月,人福實施技術創新獎勵辦法,對各環節給予階段性獎勵,當月首次兌現獎金100萬,其中單項獎金高達15萬。產品上市后,根據市場反饋,集團每年還將拿出最高不超過5%的單品銷售收入獎勵研發團隊。許勇說,這意味著“專注做好一件事就可以一生衣食無憂”。以拳頭產品鹽酸芬太尼為例,目前單品每年6個億的銷售額,按5%返獎,該項目組可拿到3000萬元獎金。
????激勵機制激發了科研人員的聰明才智。該集團前期8個新藥項目已全部投產且反響良好,研發投入與市場回報實現良性循環。